王宫的历史
王宫于十八世纪刚完工时在欧洲引起大量关注,今日则是巴洛克风格的标志性建筑。旧皇宫「三冕宫」于1697年五月在一场大火中被毁。火势始于大厅上方的阁楼,此后一直未能恢复火灾前的旧观。
「当时所见的王宫极美。 它由知名的十七世纪建筑师泰辛所建造,不同于我以往所见其他首都的城堡。 尤其房间的比例特别美,建筑艺术的维度-如房间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归功于它的比例,大的厅房和沙龙看起来不像大多数城堡那样高而庞大,那会变得很无趣。 王宫里的厅房尺寸让人觉得有家的温馨感,拥有适合居住的外观。」
这是派驻瑞典的外国使节亚历山大·科隆泰,1930年在日记里对首次见到斯德哥尔摩王宫的描写。自它刚落成就在欧洲引起了不少关注,王宫也是巴洛克风格的标志性建筑。这些故事可以追溯到过去。但究竟多少年呢?
保护斯维亚王国的核心领土
有人认为斯德哥尔摩王宫是欧洲至今仍作为正式皇宫官邸的最古老城堡,但当然取决于从哪个角度来断定。 梅拉伦湖在史前时期是波罗的海旁的海湾,其中有很多海峡通往外海。这些峡湾由于地壳上升而无法跨越,在维京时代末期只剩下两条流域作为梅拉伦湖的出入口 - 即诺尔斯特伦河和索德斯特罗姆河。这意味着若能控制梅拉伦湖的出路也等同控制了梅拉伦谷地 -即斯维亚王国的核心领土。因此梅拉伦湖的入口对于保护以及收取航运关税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十世记的发现
斯德哥尔摩王宫今日所在地曾有一座碉堡。 1978年至1980年在圣灵岛进行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许多十世记末期的古老木制建筑痕迹。 但很难确定这些木质结构的功能。有些人认为结果显示在十世记末圣灵岛已经有碉堡存在,更谨慎的评估则认为这是从盐湖往梅拉伦湖水道上的木桩。 这些木桩可能有防卫功能,但问题在于是否有派兵驻守,或者防卫仅由一人组成。 但有可能十世记时这里已有简易的防御工事,一个木制碉堡,之后以此为基础在百年后扩展变化。
防御工事的开展
城堡存在的最古老证据是1252年比尔·杰尔和他儿子瓦德马尔间的一封信。十四世纪时这里有一个高塔- 实际上是贵族住所的堡垒 – 和朝北的大碉堡。而这座防御工事最古老的部分是核心塔楼。在十四世纪,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初,这座城堡被数次围城。 最著名的一次围城应该是城堡和全城在1520年3月被丹麦国王”暴君”克里斯蒂安二世袭击。先是小斯滕·斯图雷的遗孀克里斯蒂娜·吉伦斯蒂纳战败,将这座城堡交在丹麦人手中,之后是拥护斯图雷的贵族、主教和平民被判处死刑并在大广场被处决 - 即斯德哥尔摩惨案。
加强防御
在古斯塔夫·瓦萨统治期间,瑞典兴起成为一个现代化民族国家,而斯德哥尔摩的王宫则成为国王的住所之一。原本為防御因素而展开的防御工事更进一步得到加强。其中增建了城墙以抵御炮火射击,南面有所谓的壕沟,西面则阻挡突击。 核心塔楼楼高数层并设有大炮。长期以来这座城堡一直是波罗的海地区最强的防御设施。约翰三世时期,在建筑师威廉·伯夷的帮助下,碉堡变成了一座宏伟的文艺复兴时期城堡。期间重新装潢了国王楼,城堡教堂和大厅。信仰天主教的女王有了自己的小礼拜堂,增建了球场和新的澡堂,旧的则成了铜制的“游泳池”。
强权时代的现代化居民
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时期在宫内设立了中央机构和法庭。自此城堡失去了防御功能,开始了长期的扩建和和改建计画。强权时期的瑞典终于有了具代表性的现代皇宫。由于国家财政状况严峻,拖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大刀阔斧地兴建。首先是在1690年小尼克德姆斯·泰辛授命将城堡北侧做现代化整建。在这里设计了国王楼并完全重建位于东北侧的城堡教堂。泰辛多年来一直在法国,意大利和英国学习建筑和庭园艺术。在女王克里斯蒂娜的推荐下,他被洛伦佐·贝尼尼收为门下学生,且对罗马的严格巴洛克式建筑留下深刻印象。回到瑞典和斯德哥尔摩后,他清楚地知道现代宫殿该如何呈现。
被火吞噬的城堡
1697年5月7日下午两点,正当装潢工作如火如荼展开,可怕的火灾也爆发了。详细的法庭证供和其他证词可说明火灾的延烧路径。 例如我们知道当浓烟从窗户冒出时,皇太后海德维格·埃莱奥诺拉的侍女们刚用餐完毕,窗户一开,城堡就陷入了火焰中。丹麦国王的特使布雷·鲁克斯多夫见证了这一切,并描述了皇太后几乎站不住脚,懊恼而不知所措 - “巨变”中 - 被背下了楼梯。
塔上的大炮倒塌
势迅速蔓延,不久后连核心塔楼也着火,且见证了塔上大炮倒塌在皇太后酒窖上震耳欲聋的爆裂声。最终还是没弄清楚起火的真正原因。只知道火灾始于大厅上方的阁楼中,而那个致命的下午那些该守卫大厅的人却不在岗位上。消防队长派一名守卫出任务,而另一名守卫则擅自离开岗位。没有人员伤亡,但物质上造成了广大损失。火灾尤其破坏了城堡较古老的部分,也损坏了新建的北侧建筑。国家档案馆和图书馆被烧毁,各种珍贵的的文件,书籍也付之一炬。
快速重建的要求
火灾发生后的第二天摄政政府已决定授命小尼克德姆斯·泰辛重建城堡。火灾后六星期泰辛将新的皇宫蓝图上呈给皇太后。这位建筑师同时受丹麦国王的委托,为哥本哈根设计一座皇宫,急着盖斯德哥尔摩皇宫的卡尔十二世对此相当不悦:
「丹麦皇宫不能比我们的雄伟。」
根据泰辛的计划新城堡应在六年内完成,但由于缺乏经费导致最后花了近六十年才完成。中间多年城堡工程几乎停摆,再次复工时进度依然缓慢。小尼克德姆斯·泰辛1728年去世,施工责任由他的儿子卡尔·古斯塔夫·泰辛接手。之后又由建筑师卡尔·哈乐曼承接监督工作。
直到1754年12月阿道夫·弗雷德里克国王和露唯莎·乌尔里卡皇后才搬进今天的贝纳多特楼。 先前骑士岛的弗兰格尔宫一直是皇室的官邸。尽管施工时间漫长,却一直坚持着1697年定下的设计蓝图,至少在外观上是如此。内饰则因风格变迁而有所变化,因此可以看到巴洛克和洛可可装潢风格并列的情況。
祭坛和宝座
面对市区的城堡墙面大致上至今维持不变,每面各有特色。北面严谨且风格简洁,双阶梯往上直达北门,主导全城。南面墙外观宏伟,设计成罗马式的凯旋门,上头有献给卡尔十二世的铭文。从这里进入南边的拱顶,它向上延伸与整栋房子同高。从这里还可通往城堡两个最重要的仪式空间,分别象征世上和神国的权柄:即大厅和城堡教堂。祭坛和宝座是瑞典社会良好发展的两根支柱。西边是国王墙面,拥有从古斯塔·瓦萨到卡尔十一世历任瑞典国王的战功和奖章。东面是面朝盐湖和鲁园,优雅而非正式的女王墙。
皇宫不仅是瑞典君王及其家族的住所,也是整个瑞典国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 因此设置了瑞典政府和部门办公室。 城墙内甚至设有皇家图书馆。
一个活的城堡
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期间,行政机关、政府,议会和皇家图书馆陆续搬出王宫,1981年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和希尔维亚皇后也最终决定离开这里的住所,转而定居卓宁霍姆宫。然而斯德哥尔摩的皇宫仍然是一座活的城堡。
这里仍然是卡尔·古斯塔夫国王的正式官邸,并作为国家元首门的接待处。国王和皇后的办公室也在此,宫廷行政大臣和掌礼大臣在此也有办公室。
上方图片: 画家埃里克·达尔贝伊的铜版画「王宫」,选自「旧日与现代的瑞典」。照片出处:皇家图书馆